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微信扫描二维码

进入报告厅H5

关注报告厅公众号

9849

《如何系统思考 第二版》详细解读人人必备的思考方法 读书笔记 by一勺思想

# 系统思考 # 模型思维 # 认知升级 大小:6.60M | 页数:135 | 上架时间:2021-12-26 | 语言:中文

《如何系统思考 第二版》详细解读人人必备的思考方法 读书笔记 by一勺思想.pdf

《如何系统思考 第二版》详细解读人人必备的思考方法 读书笔记 by一勺思想.pdf

试看10页

类型: 读书笔记

上传者: 一勺思想

出版日期: 2021-12-26

摘要:

“你怎么老是‘就事论事’?要从根儿上入手去解决问题,不能浮于表面!怎么就不能用脑子往深处多想一想?”


想?怎么想?这真的是一个大问题。如果只是吼下属,不教给他具体的方法,他可能永远也做不到深入思考,问题还会层出不穷,甚至越来越糟。


“他又在想自己的事儿!典型的‘本位主义’!怎么就不能有点‘大局观’?”


老大,谁都想有“大局观”,但是怎样才能做到呢?的确不容易,因为局限思考其实是人的本性之一。要想做到纵览全局、统筹兼顾,你需要具体的方法和“套路”。


“这件事能这么定吗?我得多想一想……”


是的,睿智的人在面对复杂、棘手的决策时,都会“多想几步”,就像下棋一样,但是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这些问题太复杂了!简直是一团乱麻!牵一发而动全身,到底从哪里入手啊?”


在商业世界中,真正重要的问题从来就不是很简单、轻轻松松就能“搞定”的。如何应对复杂性的挑战?如何做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睿智决策?


你是不是经常在工作、生活中看到或经历类似的状况?


的确,近年来,“思维类”图书大受欢迎,包括我翻译的《系统思考》《系统之美》,以及关于“深度思考”“本质思考”、创新思维、结构化思考、批判性思维的书等,但“不会思考”仍然是当今时代各阶层人士的痛点,“学会思考”仍是人们迫切的需求。


尤其是在当今复杂多变的互联网时代,在社交媒体上,类似“很厉害的人都具有这几种思维……”“比努力更重要的,是你的底层操作系统”等的“鸡汤”文章,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但是,不管刷了多长时间手机,听了多少本书,你除了知道了一个个新名词、概念或一些碎片化的“知识”外,你的思维技能并不会改变、提升,甚至这些还可能让你变得更加“浅薄”,引发更大的“焦虑”……


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的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点”,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是简单地讲讲道理,而是要掌握一整套全新的方法与工具;不是“会了”就行了,而是要扎扎实实地进行系统化的“刻意练习”。


对此,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是你的“不二之选”!


系统思考大有可为


在各种思维类的方法与工具中,“系统思考”是能够让你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一整套思考技术,是能够让你“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的“一双慧眼”,它既有完备的理论体系,实用的方法与工具、技术,也有大量的实践应用案例。


从理论起源上看,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基于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发展起来的复杂性科学,构成了系统思考的理论基础,并衍生出了硬系统思考、软系统思考、组织控制论、系统动力学等主要应用流派,形成了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知识体系。


从应用上看,20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资助了一项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工具对全球发展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增长的极限》引发了全球的关注,并使得系统思考声名鹊起;之后,系统思考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在经济管理、教育、生态与公共管理等领域都涌现出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尤其是1990年,彼得·圣吉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企业管理和学习型组织创建进行的整合性研究—“五项修炼”,对于破解现代企业在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激发集体的智慧、开创事业的新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意义,也使得“学习型组织”成为风靡全球的一门“显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系统思考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引人注目。


在我看来,系统思考是应对复杂性挑战的“旷世奇功”,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小到日常生活与个人发展,大到生态系统与社会公共事务,系统思考都可以成为人们有效解决当今时代所面临的诸多动态复杂性问题的有力武器。


不仅如此,对于各级企业管理者来说,他们更加迫切地需要一种能够凝聚集体智慧、让团队共同思考的新语言。对此,系统思考可以让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化繁为简,找到驱动业务发展的“成长引擎”,并睿智地解决问题。


本书目的与架构


目前市场上与系统思考相关的图书很少,即使有少量的几本书,也偏重于学术化或系统动力学软件建模,涉及应用实务指南的图书,尤其是普通读者能够读得懂、学得会的非学术性读物更为匮乏。我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系统思考的应用普及。


虽然《第五项修炼》定位为商业畅销书,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第五项修炼》及其后续系列著作中,作者们并没有对系统思考的实际应用给出详尽的指南,也没有具体说明一些方法与工具的来龙去脉,使得很多读者很难掌握这种“新语言”,这也是“五项修炼”在实践中最大的困难之一。


我自2003年开始陆续为数百家企事业单位各层级人员开展系统思考应用实务相关培训,并将系统思考应用于个人研究、咨询与其他实际工作中,既积累了相关素材,有了很多第一手的实践经验和心得,又接触到大量的初学者,了解了他们的实际困难、困惑和问题以及需求,这让我产生了写作本书的想法。具体来说,写作和出版本书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读者了解系统思考的基本原理、原则和精髓。


介绍并帮助读者学习、掌握系统思考的基本方法与工具。


通过对一些具体实例的分析和探讨,使读者了解如何将系统思考应用于个人生活与日常工作、团队与项目管理、企业经营与管理以及社会事务与生态等方面,并希望“抛砖引玉”,引导读者“举一反三”,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用系统思考。


与读者分享我20多年学习与应用系统思考的心得、实务经验,为系统思考初学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和行动指南,帮助其快速“入门”。


基于上述目的,本书第1版共分为8章。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检验,相对于第1版,本次修订在总体框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具体内容及篇章结构做了较大调整,共分为三篇、10章,架构如图0-1所示。


图0-1 本书架构示意图


第一篇介绍系统、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特性(第1章)以及系统思考的定义和行动框架(第2章),让大家了解系统思考的基本知识。


第1章:毫无疑问,要学会系统思考,必须首先理解系统的构成与特性,这是前提与基础。所以,我在第1章给出了系统的定义、构成与类别,探讨了社会系统复杂性的来源以及动态复杂系统的八项特性。


第2章:作为一种与主流的思维模式有较大差异的全新思维模式,系统思考的本质是思维范式的转变。为了让大家找到操作路径和具体“抓手”,以便进行思维模式的转变,我发明了“思考的魔方?”这一行动框架,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需要在深度、广度、角度三个方面实现转变,做到深入思考、全面思考、动态思考。本章对此进行了概要介绍。


第二篇介绍系统思考的常用方法与工具,包括以“思考的魔


方?”为框架的三个支架式辅助工具—“冰山模型”(第3章)、“环形思考法?”(第4章)、“思考的罗盘?”(第5章),以及系统思考“国际标准语言”—“因果回路图”(或称为“系统循环图”,第6章)及其常见组合“速查手册”—“系统基模”(第7章),帮助大家学习、掌握系统思考的方法,在“知”和“行”之间架起桥梁。


第3章:借助“冰山模型”和“行为模式图”等工具,让大家的思维不是停留于表面、关注一个个事件(“点”),而是能看到系统行为发展变化的趋势或模式(“线”),不仅能预见趋势,更可以洞悉其背后错综复杂的因果反馈结构(“体”),帮助大家实现深入思考。


第4章:介绍了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常见的“线性思考”模式及其优劣势,指出在充满非线性关系的世界里,不要应用线性思考模式。通过我总结的“环形思考法?”以及简单易行的操作步骤(“四找”),让大家从线性思考走向环形思考,看到因果之间的互动,而不是静止的片段,并且让大家的思考更为稳健。


第5章:通过我发明的全面思考的辅助工具—“思考的罗盘?”,让大家看到整体,有利于换位思考,克服本位主义和局限思考,不遗漏重要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实现全面思考,同时也要设定好合理的边界,不让分析陷入不必要的繁杂。


第6章:让大家学会系统思考的“新语言”—“因果回路图”,它通过因果反馈回路的视觉化方式来描述系统的结构,使用它大家可以很方便地识别回路的特性,在一个平面上也可以预想到系统的各种可能动态。因果回路图是系统思考的基础性工具,是这个领域的“国际标准语言”,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团队乃至组织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基于我本人20多年的教学经验,本章为初学者提供了大量的实战指南,包括如何绘制因果回路图、如何识别回路的特性、无所不在的时间延迟等。


第7章:对于初学者来说,“系统基模”类似于有经验的医生梳理出来的“常见病速查手册”,有助于我们透过复杂现象看到其背后的简单之美。当然,系统基模也有其局限性,需要恰当地使用。在本章中,我给大家介绍了两大类、10种系统基模,每一个基模都包括状况描述、行为模式、结构分析、典型案例、预警信号以及管理原则六个方面,这既可以让大家了解系统思考的诸多应用,也给大家提供了很多练习的良机。


第三篇介绍了系统思考的两类应用场景—设计并维持成长引擎?(第8章)和睿智解决复杂问题(第9章),让大家准备好在实际工作与生活场景中应用系统思考。通过持续地学习与应用、反思,大家也可以养成系统思考的技能(第10章)。


第8章:任何成长都需要而且应该被设计和管理,管理者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从纷繁复杂的日常事务中识别、把握驱动组织持续成长的关键主导回路。本章介绍了“成长引擎?”的概念,探讨了成长的动力来源、九种常见的企业“成长引擎?”以及如何设计企业的成长引擎?。


第9章:就像《周易》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除了设计并维持“成长引擎?”,管理者的另外一项基本职责就是睿智地解决复杂问题,这也是系统思考的另一类应用场景。本章探讨了“基于系统思考的问题分析与解决”(SBP)与传统“问题分析与解决技术”(PST)的区别、优劣势及其适用条件,阐述了利用系统思考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以及寻找“根本解”与“杠杆解”的诀窍。


第10章:作为一种实用的技能,系统思考不是“我知道了”就行了,必须能够结合实际状况有效地应用。本章先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层次列举了数十个系统思考可能的应用场景,然后给出了应用系统思考的原则、系统思考技能养成的方法与步骤,以及深入学习的建议。


本书附录给出了系统思考的学习资源以及我个人版权课程的介绍。实践证明,参加系统思考培训是配合本书最快速、有效的入门方式。


修订要点及本书特点


本书第1版自2018年出版以来,得到了很多朋友的支持与鼓励,我倍感欣慰。结合一些朋友的学习反馈以及我自己的教学心得,本次进行了大量修订。主要修订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根据教学实践,调整了部分篇章的内容及顺序。


充实、重写了与“思考的魔方?”相关的第3~5章,大幅提高了可读性和可操作性。


在原第8章的基础上,整合了原第1章的部分内容,并增加了一些新内容,将其调整为3章,强化了对系统思考应用的指导。


补充了大量教学中发现的常见问题及其行动建议,如使用“思考的罗盘?”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如何识别和应对时间延迟,如何设定系统的边界,基于系统思考的问题分析与解决,如何找到“根本解”和“杠杆解”等。


对部分内容进行了精简,删除了一些不常使用的方法和工具,如五个为什么、鱼骨图、多重原因图等。


更新、补充了部分案例与练习。


我希望本书能成为你首选的系统思考学习参考资料与应用指南。

展开>> 收起<<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 如何系统思考 第2版 批判性思维 职场精英 咨询顾问
  • ¥53.72

    去购买本书>

相关文库

更多

浏览量

(5201)

购买量

(214)

收藏

分享

分享赚钱

分销

购买

9.9元

6.93元

原价9.9元

VIP

7折

*

投诉主题:

  • 下载 下架函

*

描述:

*

图片:

上传图片

上传图片

最多上传2张图片

积分充值

选择充值金额:

30积分

6.00元

90积分

18.00元

150+8积分

30.00元

340+20积分

68.00元

640+50积分

128.00元

990+70积分

198.00元

1640+140积分

328.00元

微信支付

余额支付

积分充值

填写信息

姓名*

邮箱*

姓名*

邮箱*

注:填写完信息后,该报告便可下载

选择下载内容

全选

取消全选

已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