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微信扫描二维码

进入报告厅H5

关注报告厅公众号

90

债券事件点评:微观交易结构系列,以银行理财为例-20220412-国泰君安-15页

# 债券 # 微观交易 # 银行理财 大小:0.99M | 页数:15 | 上架时间:2022-04-13 | 语言:中文

类型: 策略

上传者: ZF报告分享

撰写机构: 国泰君安

出版日期: 2022-04-12

摘要:

随着净值化转型基本告一段落,叠加2022 年以来大类资产波动性加大,净值型理财产品的管理遇到严峻挑战。对此,理财公司纷纷出手自购,积极应对,截止目前,合计自购金额达到28.5 亿元。

理财破净经历了三个阶段:2022 年破净比例大幅上升。2018 年4 月资管新规后~2019 年,净值型理财产品破净比例呈下降趋势,整体破净比例低; 2020 年~2021 年,破净总数总体维持低位,破净比例的中枢略有抬升; 2022 年以来,净值化“实质性”进入尾声,而大类资产波动较大,导致破净比例大幅上升。

理财产品大面积破净,潜在赎回压力到底有多大?通过数据梳理,本文得出以下测算结果:①封闭型产品未来3 个月到期量较大,但破净比例不高。②对于开放型产品,存续的定开型产品在4~6 月集中进入开放期。③以最差的情况计,即将所有到期的封闭型产品的数量与进入开放期的定开型产品数量相加,赎回压力集中在2022 年8~9 月及2023 年2~3 月份。

理财自购能否起到“托底”的作用?虽然理财产品自购是初次,但股票回购和基金自购是较为常见的操作。比如,造就过去十年美股慢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美国上市公司大量的股份回购。而国内政策也在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发债形式回购股票。此外, 2022 以来A 股持续回调,为表达对权益市场乐观态度、稳定市场信心,公募基金已掀起了自购潮。然而回顾 A 股历史,趋势来看,基金申购参与的机构数量,以及申购金额均抬升。

但基金自购并不一定意味着行情反转或接近反转。

总结来看,随着净值化转型“实质上”接近尾声,理财产品对权益类资产参与热度提高,理财破净避无可避,本质上是底层资产波动性加大所致。

2022 年以来,理财大面积破净引发了市场关于赎回潮的担忧,从本文测算来看,2022 年8~9 月份以及2023 年2~3 月份,进入可赎回阶段的产品数量较多,可能形成较大的赎回压力。面对破净,理财公司效仿上市公司和基金公司,纷纷出手“自救”,此举积极信号意义突出,但是否能起到“托底”市场的作用,效果仍旧存疑。

展开>> 收起<<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相关报告

更多

浏览量

(68)

下载

(2)

收藏

分享

下载

*

投诉主题:

  • 下载 下架函

*

描述:

*

图片:

上传图片

上传图片

最多上传2张图片

提示

取消 确定

提示

取消 确定

提示

取消 确定

积分充值

选择充值金额:

30积分

6.00元

90积分

18.00元

150+8积分

30.00元

340+20积分

68.00元

640+50积分

128.00元

990+70积分

198.00元

1640+140积分

328.00元

微信支付

余额支付

积分充值

填写信息

姓名*

邮箱*

姓名*

邮箱*

注:填写完信息后,该报告便可下载

选择下载内容

全选

取消全选

已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