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微信扫描二维码

进入报告厅H5

关注报告厅公众号

170

关注居民和企业部门加杠杆的意愿和能力-20220729-中银国际-18页

# 居民 # 企业部门 # 债务现状 大小:1.34M | 页数:18 | 上架时间:2022-08-01 | 语言:中文

类型: 宏观

上传者: 范泽林

撰写机构: 中银国际

出版日期: 2022-07-29

摘要:

当前中国信用派生高度依赖政府融资和基建衍生的债务。上半年金融数据稳定,离不开专项债显著提前。中长期贷款较为疲软,余额增速较 2021 年底明显下滑。虽然6 月金融数据结构有所改善,但持续性有待观察。由于上半年政府融资额度已经较往年同期明显透支,如果居民贷款继续受房地产景气下滑拖累,下半年信用扩张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中国居民的杠杆率依然可控,但是上升较快。在结构性结业压力较大、收入损失较多和疫情发展不确定等多种因素下,居民储蓄倾向偏高。中国企业部门杠杆率较高,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杠杆率尚可。

问题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民企惜贷、银行慎贷。而且,不少急需用钱的企业都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偿债能力已经恶化。在未来现金流看不清的情况下,薄弱领域的企业难以既要低息融资,又要承担稳就业的重任。这些企业又多数是服务业行业,是创造就业的主力军。这造成了当前中国新增就业不足的局面。

2022 年政策力度之大,可能并不弱于2020 年。整体依然延续稳企保就业和先存量后增量的思路。但是,2022 年宏观环境与2020 年不尽相同,三年疫情积累的部分问题也有演变成长期问题的风险。政策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不能完全对冲疫情发展带来的影响,线下活动仍难以正常化。

短期看有流动性陷阱的风险,长期看是疫情的疤痕效应。

稳增长是当前首要任务。房地产和基建仍应是托而不举,改善实体经济现金流和刺激消费才是当务之急。货币政策避免“流动性陷阱”的关键是财政政策,政府杠杆率容忍度可以适度提高,提前发力、适时加力,积极谋划增量政策。

展开>> 收起<<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范泽林

相关报告

更多

浏览量

(149)

下载

(1)

收藏

分享

下载

*

投诉主题:

  • 下载 下架函

*

描述:

*

图片:

上传图片

上传图片

最多上传2张图片

提示

取消 确定

提示

取消 确定

提示

取消 确定

积分充值

选择充值金额:

30积分

6.00元

90积分

18.00元

150+8积分

30.00元

340+20积分

68.00元

640+50积分

128.00元

990+70积分

198.00元

1640+140积分

328.00元

微信支付

余额支付

积分充值

填写信息

姓名*

邮箱*

姓名*

邮箱*

注:填写完信息后,该报告便可下载

选择下载内容

全选

取消全选

已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