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微信扫描二维码

进入报告厅H5

关注报告厅公众号

149

债市启明系列:关于宏观经济和市场分歧的几点判断-20220207-中信证券-31页

# 宏观经济 # 债市 # 市场分歧 大小:0.97M | 页数:31 | 上架时间:2022-02-09 | 语言:中文

类型: 策略

上传者: ZF报告分享

撰写机构: 中信证券

出版日期: 2022-02-07

摘要:

春节前疲弱的权益市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反映出微观主体和投资者对中国经济信心不足。诚然,当前中国经济确实面临压力,但也不能忽视政策的合力和积极的因素正在显现。我们认为,2022 年应当关注政策的先后手,财政、基建上半年先手发力,消费、地产下半年逐步回暖。债券市场进入牛尾行情,博弈加剧,低位震荡,警惕3-4 月开启调整;股票市场须把握稳增长主线,聚焦新老基建。

▍国内“滞”,海外“胀”,经济周期和政策周期错位。承接2021 年,当前中国经济的问题主要体现为“滞”的问题,今年经济工作的关键词是“稳增长”,意味着宏观政策又将进入新一轮的发力期。反观欧美,则亟需解决大规模宏观政策刺激后“胀”的问题。在欧美财政货币政策普遍倾向于收缩、控制通胀的背景下,中国将实施扩张型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缓解“滞”的问题,实现稳定经济增速的目标。经济周期的错位造成了政策周期的分化。

▍1 月高频观察,“滞”的压力仍存: PMI 小幅回落,一季度经济数据或在春节效应的影响下类似于2019 年,体现为1-2 月偏弱,3 月偏强,因此宽信用和经济反弹的确认可能要等待3、4 月份。小微企业在内需疲软的环境中处境艰难。

土地和商品房成交景气依旧偏弱。但也有积极信号出现:PMI 建筑业预期升温,信贷端的微观调研反映今年以来对应基建的信贷有显著增长。票据利率月底冲高,1 月下旬信贷投放开始有发力迹象,信贷回暖待观察。典型的高耗能工业开工率回升,意味着能耗和环保相关的约束更加灵活。

▍政策如何发力稳经济?

 中央政府加杠杆,提高赤字率,增加赤字支出是稳增长的重要一环。考虑到居民、企业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杠杆空间相对有限,中央政府通过增加国债发行加杠杆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公共财政的资金通过政府投资、政府消费以及购买服务的支出,对于总需求的刺激作用非常显著。按照2021 年的经济增长结构估算,不考虑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要实现5.5%的GDP增速,财政赤字率需达到3.5%。考虑到去年的赤字额度结余以及乘数因素,赤字率可以略低,但也需要保持在3%以上。

 新老基建两手抓。传统基建补短板、绿色化。当前我国的基建领域仍然有比较大的补短板空间,比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老旧小区改造以及周边配套的文化体育等城市基础设施。传统基建另一个重要方向是绿色化,对能源、交通、水利、建筑等传统公共基础设施进行绿色化生产和生态化改造。

新基建包括了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将成为高增长的方向,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也是政策的目标和发力方向。“适度超前”进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利于提振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需求,带动其成长和发展,对于高端制造业投资也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就今年上半年而言,消费和制造业投资大概率好于去年同期,只要出口增速不出现大幅放缓,基建投资增速能够大致对冲房地产投资的下滑,那么稳增长的目标就可以实现。

 宽货币约束增加,可能更偏数量型。海外货币政策的加速紧缩和国内通胀压力的回升对国内货币宽松形成一定约束,如果美联储3 月开始加息,那么留给中国央行的降息窗口已经较为狭窄。在此背景下,国内央行的货币宽松可能要更多的依靠数量型工具——降准。一季度政府债券大量前置发行以及央行刺激信贷投放都需要超额流动性的支持,降准是一个较为合适的工具选择,以弥补一季度的流动性缺口,实现宽信用的目标。预计一季度降准的可能性大于降息,时间窗口可能在2、3 月份。

展开>> 收起<<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相关报告

更多

浏览量

(107)

下载

(2)

收藏

分享

下载

*

投诉主题:

  • 下载 下架函

*

描述:

*

图片:

上传图片

上传图片

最多上传2张图片

提示

取消 确定

提示

取消 确定

提示

取消 确定

积分充值

选择充值金额:

30积分

6.00元

90积分

18.00元

150+8积分

30.00元

340+20积分

68.00元

640+50积分

128.00元

990+70积分

198.00元

1640+140积分

328.00元

微信支付

余额支付

积分充值

填写信息

姓名*

邮箱*

姓名*

邮箱*

注:填写完信息后,该报告便可下载

选择下载内容

全选

取消全选

已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