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微信扫描二维码

进入报告厅H5

关注报告厅公众号

301

建材行业“点石成金”玻璃玻纤系列研究之一:降本趋势不改,迎接玻纤新景气周期-20201018-华泰证券-34页

# 建材行业 # 玻璃玻纤 大小:1.06M | 页数:34 | 上架时间:2020-10-20 | 语言:中文

类型: 行研

上传者: XR0209

撰写机构: 华泰证券

出版日期: 2020-10-18

摘要:

降本提供发展核心动力,看好行业中长期成长我们认为过去二十年玻纤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期,核心系成本的不断优化驱动其在传统工业及新兴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本篇报告我们对龙头公司进行全面的成本剖析,结论如下:1)国内:通过第一阶段大池窑建设及第二阶段冷修,玻纤行业成本中枢实现下降,但头部企业通过工艺/配方/辅材精细化降本,建立了坚固的成本壁垒,短期难以被攻破;2)国外:我国玻纤纱吨成本已优于发达国家,未来国内龙头降本将聚焦智能制造及二次冷修,中国巨石占据先发优势。我们认为行业整体或将在2023 年迎来成本中枢的再次下降,渗透率有望加快提升,中长期行业成长性仍在。

两阶段推动成本中枢明显下降,龙头壁垒不断加固我们认为在过去20 年玻纤行业降本可分为两个阶段:以2012 年为界,第一阶段主线为池窑大型化,规模效应带动生产成本下降,第二阶段主线为冷修技改带来生产工艺提升。以巨石为例,其在冷修后能耗下降约37%,同时单线规模扩大降低了人工及折旧成本。在第二阶段中,头部企业通过控股上游原材料、铂铑合金制造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我们测算目前行业吨成本中枢已降至3000-3500 元。其中巨石仍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以泰玻、长海为主,中国巨石凭借其资源禀赋及在漏板开发、浸润剂研制方面的优势使得整体吨成本领先第二梯队300-400 元,且短期内难以被追平。

中国生产成本较美国更优,下一轮聚焦智能制造及二次冷修契机通过对比中美玻纤企业生产成本,我们发现我国玻纤生产在人工成本方面占据较大优势,但能源成本略高,矿石原材料成本相差不大,综合来看,19 年我国吨玻纤纱生产成本较美国低1668 元。我们认为国内玻纤龙头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工厂建设,降低人工成本,同时通过冷修技改降低能耗,是我国保持成本优势、加固成本护城河的主要手段。从第二次技改来看,中国巨石先发优势明显,盈利能力或再次和行业拉开差距,驱动ROE 维持行业第一,19 年达14%(行业其他公司11%左右)。成长性来看,长海股份轻资产属性带来的高周转率+当前较低杠杆率,未来ROE 提升空间较大。

新一轮上行周期开启,行业长期有望维持高景气从大的周期来看,18Q4 行业进入下行周期,系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同时需求承压导致行业供需阶段性失衡,20 年初受疫情影响,行业复苏时间再度被推迟。20 年下半年赶工需求推动国内风电、基建行业持续旺盛,叠加海外需求边际好转,行业景气度不断回升,9 月玻纤行业正式迎来价格普涨,标志着新一轮玻纤行业上行周期的开启。我们认为未来两年供给端新增产能明显低于18 年,需求端21 年疫情后经济或加快恢复,汽车、电子领域有望迎来高景气。从供需两端来看,此轮周期均更占优,行业高景气持续时间或将更长,继续推荐中国巨石、中材科技、长海股份。

展开>> 收起<<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XR0209

相关报告

更多

浏览量

(280)

下载

(1)

收藏

分享

下载

*

投诉主题:

  • 下载 下架函

*

描述:

*

图片:

上传图片

上传图片

最多上传2张图片

提示

取消 确定

提示

取消 确定

提示

取消 确定

积分充值

选择充值金额:

30积分

6.00元

90积分

18.00元

150+8积分

30.00元

340+20积分

68.00元

640+50积分

128.00元

990+70积分

198.00元

1640+140积分

328.00元

微信支付

余额支付

积分充值

填写信息

姓名*

邮箱*

姓名*

邮箱*

注:填写完信息后,该报告便可下载

选择下载内容

全选

取消全选

已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