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微信扫描二维码

进入报告厅H5

关注报告厅公众号

266

光伏设备行业:技术革新多点开花,下游产能扩张远超预期-20201208-中信建投-27页

# 光伏设备 # 技术革新 # 光伏下游产能 大小:1.62M | 页数:27 | 上架时间:2020-12-09 | 语言:中文

类型: 行研

上传者: XR0209

撰写机构: 中信建投

出版日期: 2020-12-08

摘要:

电池片:PERC 及过渡路线进展超预期,异质结放量箭在弦上①当前PERC+/Topcon/HJT 三线并进,不同电池片厂商由于技术积累不同、原有产能、厂房、设备投入不同、自身产业链布局不同、客户分布不同、企业经营策略不同等多方面因素,选择了不同的技术路线;②从市场层面看,PERC/PERC+的生命周期仍在延续,仍是最具量产性价比的技术路线。且在大硅片等因素的推动下,当前还有较大的产能缺口,扩产产能远超年初预期;③而HJT 电池在2020 年取得了明显发展。就成本而言,HJT 设备单GW 投资降至4.5 亿,判断2021 年有望降至4 亿甚至更低水平;就转换效率而言,HJT 产品更加成熟,转换效率已接近24.5%左右,预计2021 年将进一步提至24.5-25%以上;就下游电池片厂商而言,越来越多厂商加入GW 级投资行列;最后就设备厂商而言,国内设备厂商领先全球,综合解决方案型设备商出现;④与前两类电池相比,布局Topcon 的企业相对少一些,更多采取观望态度。

行业新增300GW+以上产能规划,设备厂商订单快速增长

根据我们的统计,2020 年以来,各企业宣布的新投项目合计产能总计达到319.57GW 以上,其中PERC/PERC+共155.85GW;Topcon共8GW;HIT 共68.82GW;未表明技术路线86.9GW。以上产能对应的电池片设备总规模约889.59 亿元。假设项目平均在3.5-4年左右投产,则对应年均电池片设备市场规模约222-254 亿元。

部分厂商已拿到HJT 规模化量产订单

2020 年最受关注的HJT 招标包括山煤1GW、华晟500MW 和通威1GW 项目。综合以上中标情况,我们发现在整线供应环节,迈为/捷佳有一定的技术优势。而在PECVD 单环节,理想也有一定的优势。得益于设备厂商单机产能的提升,HJT 单线规模从之前的50MW 提升至200-400MW,为产线的降本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硅片:大尺寸带来技术红利,推动全产业链设备更新升级

①硅片尺寸不断增大是光伏行业降本保价的重要方式。当前行业内尺寸之争持续,已基本形成182/210 两个阵营。总体来看,无论是182 还是210,大硅片趋势已然定调,推动硅片/电池片/组件厂商的产能更新;②就设备而言,从规模维度看,目前市场上约有近100GW 166 及以下尺寸的产能,大多无法直接升级至210;从时间维度看,仅2018-2019 年左右投产的产能,部分可以改造至210mm 尺寸;最后从尺寸的选择来看,近几个月规划的产能大多选择210mm 向下兼容;③我们认为,全产业链尺寸的升级一定不会一蹴而就,上下游配合需要2-3 年的时间。各个环节的各个厂商出于利益最大化考虑,会选择最符合自身长期规划的产能进行布局。而无论何种选择,产业更新升级是必然趋势,带来设备厂商的订单持续增长


展开>> 收起<<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XR0209

相关报告

更多

浏览量

(224)

下载

(2)

收藏

分享

下载

*

投诉主题:

  • 下载 下架函

*

描述:

*

图片:

上传图片

上传图片

最多上传2张图片

提示

取消 确定

提示

取消 确定

提示

取消 确定

积分充值

选择充值金额:

30积分

6.00元

90积分

18.00元

150+8积分

30.00元

340+20积分

68.00元

640+50积分

128.00元

990+70积分

198.00元

1640+140积分

328.00元

微信支付

余额支付

积分充值

填写信息

姓名*

邮箱*

姓名*

邮箱*

注:填写完信息后,该报告便可下载

选择下载内容

全选

取消全选

已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