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微信扫描二维码

进入报告厅H5

关注报告厅公众号

180

电子行业:面板国产替代、行业空间向上、龙头有望受益-20201231-东北证券-30页

# 电子 # 面板 大小:1.55M | 页数:30 | 上架时间:2021-01-05 | 语言:中文

类型: 行研

上传者: ZF报告分享

撰写机构: 东北证券

出版日期: 2020-12-31

摘要:

偏光片产业链地位决定了商业模式,进而决定了行业发展脉络。偏光片作为LCD 面板行业的重要原材料之一(约占面板成本的10-15%),产业链地位决定了其商业模式,而商业模式进一部决定了行业盈利能力统一特点、模式与发展方向。从产业链上来看,偏光片上游核心材料PVA、TAC 膜等依赖进口,有一定汇率风险,且议价能力不足;下游为面板厂商,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大。因此,偏光片行业缺乏核心壁垒,毛利率水平也与下游景气度关联较大。从行业发展历史纵向来看,偏光片行业的产业转移也与面板行业的产业转移一脉相承——从日韩、台湾到大陆。LCD 行业目前处于寡头竞争格局,以京东方、TCL 华星为首。未来随着国内厂商高世代产线的投产,日韩厂商竞争地位趋弱,LCD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国产化进程更进一步。面板的国产化进程也有望打开国内偏光片行业空间,相关企业有望迎来发展红利期。

技术与认证壁垒利好偏光片行业龙头,大尺寸配套仍是主战场。偏光片行业壁垒主要在于技术与下游认证壁垒,非标产品对于技术经验的积累十分重要,进入下游厂商供应商名单也需要较长的认证周期,叠加大尺寸化更大规模的投资额度,偏光片行业对新进入者并不友好,未来行业空间向上,但强者恒强。尽管面板行业已基本完成产业转移,但偏光片行业仍被日韩企业占据,以LG Chemical、住友、日东三家产能合计占比达到全球的三分之二。未来偏光片的主战场在中国,传统强势外商通过合资品牌新建产线试图分一杯羹,而国内相关龙头企业如三利谱、盛波光电也在筹划超宽幅产线的建设,目前三利谱在合肥的年产量3000 万平方米产能的2500mm 超宽幅产线已纳入规划,该产线计划投资12.62 亿元,建设周期预计为2-3 年。杉杉股份则拟通过对LG 偏光片业务的股权收购,在偏光片领域实现布局,从而在面板国产化带来的产业链国产化大潮中,获取新的业绩增长点。

展开>> 收起<<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相关报告

更多

浏览量

(137)

下载

(2)

收藏

分享

下载

*

投诉主题:

  • 下载 下架函

*

描述:

*

图片:

上传图片

上传图片

最多上传2张图片

提示

取消 确定

提示

取消 确定

提示

取消 确定

积分充值

选择充值金额:

30积分

6.00元

90积分

18.00元

150+8积分

30.00元

340+20积分

68.00元

640+50积分

128.00元

990+70积分

198.00元

1640+140积分

328.00元

微信支付

余额支付

积分充值

填写信息

姓名*

邮箱*

姓名*

邮箱*

注:填写完信息后,该报告便可下载

选择下载内容

全选

取消全选

已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