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微信扫描二维码

进入报告厅H5

关注报告厅公众号

145

基于对保障性住房的研究:2023房地产长效机制新解-20230130-西南证券-19页

# 房地产 # 长效机制 大小:1.82M | 页数:19 | 上架时间:2023-02-01 | 语言:中文

类型: 行研

上传者: 智释雯

撰写机构: 西南证券

出版日期: 2023-02-01

摘要:

 保障房建设提上日程,“租购并举”模式加快推进。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1998-2002 年重点发展经济适用房,2003-2007年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形成,2008-2010 年保障房成为应对危机的抓手,2011-2013年公租房建设高峰期,2014-2018年货币化安置助推棚改进程,2019 年-至今保障性租赁住房加快发展。目前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产权房、租赁住房、改造工程三类,三大主要保障性住房则涵盖保租房、公租房和共有产权房,改造工程中棚改、老旧小区改造也是重点。

 棚改或增强对投资的拉动,而地产投资企稳仍看商品房。保租房方面,预计 2023 年将筹建 206.1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增保租房建设或形成 1545.8至 2225.9 亿元的投资,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拉动作用或为-0.3至 0.2个百分点左右。棚改方面,预计 2023 年全国棚户区改造建设 163.2 万套,完成投资约 4961.3 亿元,拉动房地产开发投资 1.1 个百分点左右。综合来看,2023 年保障房相关投资或拉动房地产开发投资约 0.7 个百分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 0.2个百分点左右,拉动作用有限,2023 年房地产市场企稳仍主要依赖商品房市场的好转。保障房对房地产投资的拉动作用或相对有限的原因,一是,保租房建设中利用存量土地及房屋的比例较大,二是,保租房中大多以一居室形式为主,套均建筑面积仅在 30-40 ㎡左右,三是,棚改货币化安置仍有所受限。

 保障性住房对消费的直接效应、收入效应及溢出效应。直接效应,2023 年保障性住房建设或直接对下游消费带来 1116.45-1786.3 亿元的装修相关的消费需求,但新增消费有限。收入效应,保租房入市所带来的居住成本的降低,或将有助于促进居民在除住房以外的领域进行消费,也有利于缓解大城市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经测算,2026 年及之后居民消费支出每年或可增加 643.1-1071.9 亿元,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拉动约为 0.2-0.3 个百分点,体现出保租房对消费的长期效应。短期来看,2023 年或较 2022 年新增消费支出 240.4-400.6亿元,保租房通过收入效应或可拉动城镇居民消费支出 0.07-0.12个百分点。溢出效应,由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适用人群范围扩大,住房品质也有提升,且主要利用存量土地和房屋建设,可能在需求分流的作用上会大于土地供给的挤出作用,对市场租金的稳定作用会相对更大。

 参考新加坡模式,放眼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未来。新加坡近 78.3%的居民居住在由政府下属的建屋发展局(HDB)统一发展建造的组屋内。历史上组屋的建造是循序渐进的:先解决基本住房问题、提供中小户型和采用廉租形式,后解决住房质量问题、提供大中户型并采用购买形式。同时,新加坡的住房政策与土地、社保、金融、税收等制度紧密结合。从效果上看,新加坡的组屋制度起到了控制房地产价格、降低居民住房成本以及调节收入分配等作用。与之对比,我国保障房在发展背景、覆盖范围、住房品质、资金来源、土地成本、税收制度等方面与新加坡的组屋制度有所不同。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扩大保障房的供给、完善保障房相关配套制度以及扩大资金来源等。

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地产投资下行超预期

展开>> 收起<<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智释雯

相关报告

更多

浏览量

(60)

下载

(5)

收藏

分享

下载

*

投诉主题:

  • 下载 下架函

*

描述:

*

图片:

上传图片

上传图片

最多上传2张图片

提示

取消 确定

提示

取消 确定

提示

取消 确定

积分充值

选择充值金额:

30积分

6.00元

90积分

18.00元

150+8积分

30.00元

340+20积分

68.00元

640+50积分

128.00元

990+70积分

198.00元

1640+140积分

328.00元

微信支付

余额支付

积分充值

填写信息

姓名*

邮箱*

姓名*

邮箱*

注:填写完信息后,该报告便可下载

选择下载内容

全选

取消全选

已选 1